@@@@已灭绝的袋狼,也被称为塔斯马尼亚虎,是一种有袋动物,乍看之下与狗很相似。@@@@它最突出的特征是背上有13-19条深棕色的条纹,从身体的后部开始,一直延伸到尾部。@@@@雄性成年袋狼的平均鼻-尾长度为162.6厘米,雌性袋狼为153.7厘米。@@@@@@@@除了茂密的雨林之外,袋狼几乎占据了大多数类型的地形,开阔的桉树林是它们最理想的栖息地。@@@@在进食方面,它完全是肉食性动物,它的胃肌肉发达,能够扩张以便于一次性吃大量食物,这很可能是为了弥补长时间失败的捕猎和食物短缺。@@@@袋狼并不是一种跑得快的动物,可能是通过在长时间的追逐中使猎物筋疲力尽而捕获的。@@@@在长距离的追逐过程中,比起其他感官,袋狼可能更多地依赖于气味。@@@@在傍晚,深夜和清晨,它们才会现身捕猎,白天则倾向于撤退到山丘和森林中躲避。@@@@尽管有 "老虎 "的外号,但它的性格胆小,且容易受惊。@@@@虽然主要是夜间活动,但也有人看到它在白天活动,甚至记载中有一些个例还在晒太阳。@@@@@@@@袋狼的繁殖期从冬季到春季,有迹象表明全年都有一些繁殖活动。@@@@像所有的有袋类动物一样,袋狼出生时很小,没有毛。@@@@幼崽慢慢爬回到母亲肚子上的育儿袋里,然后吮吸着其中一个乳头,一直待上三个月。@@@@当它们足够大能够离开育儿袋时,小袋狼在母亲打猎时会留在窝里,比如深深的岩石洞穴,隐避的巢穴或者树洞。@@@@@@@@大约在4000年前,袋狼在新几内亚,大部分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曼尼亚岛广泛分布。@@@@最近在大陆上出现的、有明确年代的袋狼是来自西澳大利亚的莫里洞的碳化石,距今约3100年。@@@@它的灭绝与被称为dingoes的野狗来到澳大利亚以及一种类似的天敌来到新几内亚的时间相吻合。@@@@澳洲野狗从未到达过塔斯马尼亚,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这是袋狼在那里生存的主要原因。@@@@@@@@塔斯马尼亚的袋狼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急剧减少,并持续了一个世纪,这普遍归咎于使用猎枪的牧羊人和赏金猎人不间断地迫害。@@@@这一长久的活动毫无疑问占据了大部分的原因,但其他各种因素也可能导致了该物种的衰退和最终灭绝。@@@@这些原因包括和欧洲殖民者所带来的野狗的竞争,栖息地的减少,猎物种类的消失,以及类似瘟热之类的疾病也会影响到袋狼。@@@@@@@@只有一个成功在圈养环境下繁殖出一只袋狼的案例,是在1899年的墨尔本动物园。@@@@然而这还是在其他动物园里也进行了大量尝试的情况下,特别是在伦敦动物园和塔斯曼尼亚的霍巴特动物园。@@@@著名的博物学家约翰-古尔德在1848年至1863年期间出版了他的《澳大利亚的哺乳动物》,他预见了袋狼的灭亡,并写到:“这一特殊的动物数量将会迅速减少,灭绝趋势将完全显现,之后它也会像英格兰和苏格兰的狼一样,成为历史。”@@@@@@@@然而,关于保护袋狼似乎没有什么公众舆论压力,随后几十年间这一物种的减少也没有引起科学家们太多的关注。@@@@一个值得注意的例外是塔斯马尼亚大学的生物学教授T.T. Flynn。@@@@1914年,他对袋狼的稀缺性十分关注,建议捕获一些袋狼安置在一个小岛上。@@@@但直到1929年,在该物种濒临灭绝的情况下,塔斯马尼亚的动物和鸟类保护委员会才通过了一项提案,仅仅在每年的十二月份进行袋狼保护,因为这个时间是袋狼主要的繁殖期。@@@@1930年,最后一只已知的野生袋狼被塔斯马尼亚东北部的一个农民射杀,只留下了一具关在笼子里的标本。@@@@1936年7月,塔斯马尼亚政府对该物种进行了正式的保护,59天后,最后一只已知的袋狼于1936年9月7日在霍巴特动物园去世。@@@@@@@@多年来,人们进行了很多的远征考察,但没有一次能产生确切的证据证明袋狼仍然存在。@@@@1986年,塔斯马尼亚政府宣布该物种已经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