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自然资源保护人士称,在过去的40年里,英国大约三分之二的蝴蝶种类的数量已经下降。@@@@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可能会对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物种产生不可预测的连锁反应。@@@@蝴蝶卵发育成毛毛虫,即新生蝴蝶生命周期的第二阶段,会消耗大量的植物材料(其实就是吃大量植物),反过来有会被鸟类、蝙蝠和其他小型哺乳动物吃。@@@@只有理解蝴蝶数量下降的原因,环保主义者才有希望阻止或扭转这种(蝴蝶数量)下降的趋势。@@@@ @@@@蝴蝶喜欢“刚刚好”的户外环境,也就是说既不太热也不太冷。@@@@在气候变化的条件下,整个夏天温度整体都在变暖,这就给蝴蝶带来了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天气变暖)的挑战。@@@@物种确保环境适合它们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改变它们活动和繁殖的时间。@@@@科学家们把这类生命周期事件的发生时间称为“物候学”,所以当一种动物或植物在一年中比通常更早开始做某事时,就被称为“物候学提前”。@@@@ [注:物候,是指生物长期适应光照、降水、温度等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生长发育节律,这种现象称为物候现象,主要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规律与非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这些“物候学提前”已经在很多种类的蝴蝶身上被观察到——事实上,大多数物种都在一定程度上提前了自己的物候。@@@@在英国,在过去的20年里,春季平均气温上升了大约0.5°C,(因此)为了还能够和较低的温度保持一致(即在天还没有那么热的情况下活动),蝴蝶平均提前了三天到一周。@@@@这表明蝴蝶已经做好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准备,很容易地适应新的温度?还是这些种群处于压力之下,被非自然的快速变化不情愿地拖着走?答案仍然未知,但一项新的研究正在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首先,研究人员从蝴蝶爱好者提交的数百万份记录中整理了数据,这些爱好者利用空闲时间观察不同物种的活动。@@@@这提供了英国20年间每一年130种蝴蝶的信息。@@@@然后,他们估计了这段时间内每种蝴蝶的丰度和分布,以及它们在国内向北移动了多远。@@@@至关重要的是,这些数据能让研究人员能够估计出每种蝴蝶在一年中何时变成成年蝴蝶的细微变化。@@@@ [注:种群丰富度指群落内物种数目的多少]@@@@通过分析每个变量的趋势,研究人员发现,生命周期更灵活的物种更有可能从气候变化带来的提早羽化中受益。@@@@一些物种每年能够从毛毛虫变成蝴蝶两次或更多次,所以你在春天看到的蝴蝶是一年前看到的蝴蝶的孙子或曾孙。@@@@ [注:昆虫发育变态成虫的最后过程。昆虫从卵孵出幼虫的过程称作孵化,幼虫老熟变蛹的过程称作化蛹,由蛹变成虫的过程称作羽化。]@@@@在这些物种中,研究人员观察到,在20年的研究期间中,那些物候学发展最快的物种在丰度、分布和向北迁移的方面也有最积极的趋势。@@@@对于这些物种来说,比如英国最小的蝴蝶,精致的小蓝蝴蝶,它的种群多达100只,一些在早春就发育成蝴蝶,让它们的夏季后代在秋天之前完成另一个繁殖周期,这样就会出现更大的种群增长。@@@@ @@@@然而,其他物种就没有那么灵活了,它们每年只局限于一个繁殖周期。@@@@对于这些物种来说,没有证据表明更早羽化有任何好处。@@@@事实上,令人担忧的是,研究发现,这些物种只在非常特定类型的栖息地生活繁衍/只适应在非常特定类型的栖息地生活,这通常与毛虫的偏好饮食有关,他们实际上往往最容易受到物候提前的伤害。@@@@美丽的灿福蛱蝶,通常被描述为英国最濒危的蝴蝶,就在这个(易受物候提前的伤害的)群体中。@@@@它只生活在矮林和石灰岩路面这样的栖息地。@@@@单代繁殖,且物候已经提前。@@@@这表明,虽然气候变化可以肯定不是唯一的原因,但它可能在这个物种的灭绝中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注:灿福蛱蝶(灿福蛱蝶是一种原住于欧洲至亚洲及日本的蛱蝶,喜欢较干燥的环境,如沙质或岩质的小山及河堤。雄蝶在每年7月及8月间飞舞,会在幼虫的目标植物上产卵。在英国自1981年起受到法律保护)]@@@@然而,现在尚存希望。@@@@许多英国的单代物种表现出在欧洲大陆十分温暖的年份繁殖第二代的能力。@@@@因此,随着气候持续变暖,像银斑蓝这样的物种也可能在英国变成繁殖多代,从而开始从升温中获益,这可能会导致该物种数量增加。@@@@ @@@@更直接的是,环保主义者可以用所有这些知识武装自己,以能注意到物种可能处于危险的警示。@@@@英格兰南部的白蛱蝶非常受欢迎,其数量自20世纪20年代显著增加,但在过去的20年里却大幅下降。@@@@这可能是因为这种毛毛虫(白蛱蝶早期生命体)只吃金银花,也有可能是因为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