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 年,Leo Hendrick Baekeland 这位在纽约工作的比利时科学家发现了一种革命性的新型合成材料,并且申请了专利。@@@@他把它命名为“酚醛塑料”。这一发现具有重大的技术意义,开启了现代塑料行业的大门。@@@@@@@@“塑料”一词来自希腊语 plassein,意为“塑造”。@@@@有的塑料来自于天然材料;有的则是半合成塑料(天然材料发生化学反应);还有的是全合成塑料,即利用煤或石油的某些成分通过化学作用合成而来的塑料。@@@@有一些称为“热塑性塑料”,就好像蜡烛一样,遇热会熔融,从而可以用来二次成形;@@@@还有一些称为“热硬化性塑料”,就好像(煮熟的—译者注)鸡蛋一样,被固定在同一个形状,永远无法回到原始的胶着状态。@@@@酚醛塑料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第一种全合成的热硬化性塑料。@@@@@@@@现代塑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中叶。当时发现了一系列可以用于制造半合成热塑性塑料的物质。@@@@这些早期塑料发展背后的动力来源于诸多因素,例如化学领域巨大的技术进步和广泛的文化变革,而且人们需要找到一种可以接受的替代品取代供给不断萎缩的龟甲和象牙之类的“奢侈品”。@@@@@@@@Baekeland 的对于塑料的兴趣开始于 1885 年。当时,还在比利时学化学的他,就开始着手研究酚醛塑料(即苯酚和乙醛化合后生成的黏性物质)。@@@@然而,他很快放弃了这项研究,几年后才重新继续。@@@@到了1905 年,他已经是个富有的纽约人了,因为他通过发明一种新型相纸发了大财。@@@@在他忙于赚钱的过程中,塑料行业已经有了重大的发展。@@@@1899 年和 1900 年,第一种可以工业化生产的半合成热硬性塑料材料被申请了专利。@@@@从纯科学角度来看,Baekeland 在该领域的主要贡献并不在于它发现了这种以他名字命名的材料,而在于它发现了苯酚和乙醚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方式,从而使其得以被商业化应用。@@@@1907 年 7 月 13 日,Baekeland 拿出了他那份用来描述这个化学反应的著名专利,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特性一直沿用到今天。@@@@@@@@最初的那份专利描述了一个分为三步的工艺过程。首先,苯酚和甲醛(来自于木头或木炭)在一个巨大的椭圆体真空罐内发生化合作用,@@@@生成一种脂,称为 Novalak,这种脂遇热可溶并具有延展性。@@@@它被放置在浅底盘中冷却硬化,之后被研成粉末。@@@@然后加入一些其他物质,包括各种填充物,如木屑、石棉或棉花(用以提高强度和防潮性)、催化剂(用以提高化合反应的速度),以及 hexa(氨和甲醛的化合物,用来提供合成热硬性塑料所需的大量甲醛)。@@@@生成的脂随后被自然冷却硬化,然后再次被研成粉末。@@@@这些粉末就是酚醛塑料,可以用于制造各种适于工业化生产的产品。@@@@最后一步,加热的酚醛塑料被倒入所需形状的磨具中,并施以高温和高压,从而使之永久定型。@@@@@@@@酚醛塑料产品,小到耳环,大到电视机,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铸模工艺技术要求的限制。@@@@设计时要注意不能使产品卡在模具中而导致无法取出。@@@@一条常用的普遍规则是:产品应该被倒插至磨具的最深处,必要时可以为某个零件独立铸模。@@@@模具必须精心设计才能使熔融的酚醛塑料均匀地流淌到模具的每一个角落。直来直去的拐角被证明是无法实际操作的,所以已经不再采用,取而代之的是流行于1930 年代的圆滑的流线型拐角。@@@@模具的厚度也非常关键,太厚会导致冷却时间过长,设计师要仔细考虑这一因素以求最高效的使用生产机械。@@@@@@@@尽管 Baekeland 的发明在初期受到了轻蔑,但在 20 世纪前半叶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欢迎。@@@@它成为工业发展新时代的神奇产品—“百变材料”。@@@@由于具有不透水性和耐热性,酚醛塑料制造的厨房用品号称是无菌的,还可以进行消毒。@@@@电子厂商抓住了其绝缘性好的特性。各地的消费者都沉醉于塑料的炫目色彩,人们高兴地发现终于有产品使他们不必像以前那样只能使用色彩单调的木制产品了。@@@@在 20 世纪50年代酚醛塑料又一次失去了宠爱,人们开始讨厌并且大量销毁塑料产品。@@@@然而,最近,它又经历了 一次复兴,收藏品市场的早期酚醛塑料产品又开始走俏,而博物馆,各社会阶层和爱好者们也又一次 开始热衷于这种革命性材料的风格和原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