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 年初,澳洲第一批在大学层次学习另类医学的学生在悉尼科技大学开始了他们为期四年的全日制学习。@@@@他们的课程包括多种疗法,包括针灸。@@@@他们学习的理论主要植根于中医理论中对这种古老医术的解释:它可以理“气”(体内能量的通路)。@@@@这一课程的开设反映出某些另类疗法在获得医学认可方面进行了长久的挣扎。@@@@@@@@澳大利亚在西方国家中一直有点与众不同,因为他们在接受自然疗法,或称为另类疗法的态度上非常保守。这是悉尼大学公共卫生专业的讲师 P.L.博士提出的观点。@@@@“在我们的传统中,医生是非常权威的,而且我认为,他们非常不愿意看到任何冒充医生的情况发生。@@@@”在其他很多工业化国家中,正统医学和另类医学多年来都保持着“手套与手”的关系。@@@@在欧洲,只有正规医生才能开草药的处方。@@@@在德国,植物药品占到了所有药品营业额的 10%。@@@@1990 年,美国找另类疗法医生就诊的人数已经超过了去找正规医生就诊的人,而且每年在另类疗法上的花销高达 120 亿美元,尽管这种疗法尚未得到科学验证。@@@@@@@@对于正统医学的重新认识见证了过去 20 年里另类疗法在澳洲的稳步增长。@@@@在 1983 年的全国健康调查中,有 1.9%的人说他们在两周内曾经到按摩师、理疗师、整骨医师、针灸师或中医那里就诊。@@@@到了1990 年,这一数字提升到了 2.6%。@@@@根据Laver博士和同事1993年在澳大利亚公共健康杂志发表的文章内容,1990 年调查中的 550 000 次到另类医师提供的诊断大约占到了所有具有资质的医生的诊断总数的八分之一。@@@@“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和排斥情绪较强的人开始不再迷信专家,反而对科学和经验主义知识越来越持怀疑态度。@@@@所以,专业从业人员,包括医生高高在上的态度也受到了影响。”@@@@@@@@越来越多的澳洲医生,并没有排斥或者批评这一趋势,反而开始与另类医师开展医疗合作,或者干脆自己学习另类医学,尤其是针灸和中草药。年轻的医生尤其如此。@@@@刺激因素之一源自经济考虑,L 医生说。@@@@“从根本上讲,这些从业人员都是商人。@@@@如果他们看到潜在客户转去别处就医,他们就可能想要让自己也有能力提供同样的服务。”@@@@@@@@在 1993 年,Laver 医生和他的同事们出版了一份研究报告,涉及 289 位悉尼人。@@@@这些研究对象在悉尼市参加了 8 种另类疗法,而这些疗法由 25 位各种各样的另类疗法医师提供。@@@@研究对象都有过慢性病经历,而对于慢性病症状,正统医学很少能够起到减轻作用。@@@@他们评价说,他们喜欢另类医师提供的全面治疗方法,并且他们受到的友好的、充满关怀而且无微不至的关注,令他们非常满意。@@@@调查中涉及的正统医生的特点就是冷漠、没人情味。@@@@越来越多的人离开(正统)诊所,与此同时,大量其他的类似研究(都指出了正统医生的不足)也在澳洲展开,这些都导致主流医生自己也开始承认他们可以从另类医师身上学到一些人性化的诊疗方式。@@@@P.S.博士还提出,从另类医师身上,正统医生可以学到很多病床礼仪,以及如何为保持病人健康提出建议。@@@@@@@@AJPH 报告中说,在另类医师那里就诊的病人中,有 18%是因为有肌肉或骨骼方面的不适;12%有消化系统问题,这比有情感问题的人高出 1%。@@@@有呼吸系统问题的人占到 7%,念球菌感染者也占 7%。@@@@头痛患者和身体整体不适者分别占 5%和 6%,另外有 4%的就诊者只是为了进行身体保养。@@@@@@@@研究报告建议,与另类医学相比,互补医学是更合适的称呼。@@@@另类医学听上去仿佛是正统医学的附属,似乎只有在人们意识到传统医学无法提供治疗时才会去考虑。@@@@